《安徽日報》(2024年11月12日6版)
明光市人民檢察院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局,強化機制創新、行刑銜接、監督管理——
多維發力推進輕罪治理
為適應輕微犯罪上升的犯罪結構變化,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構建治罪與治理并重的輕罪治理體系。明光市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的部署要求,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局,從機制創新、行刑銜接、監督管理等多個維度發力,立體推進輕罪治理。
多元融合創新社會治理
今年8月,申某某因將自己的銀行卡出借給他人用于違法犯罪活動并非法獲利,而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在案件承辦檢察官的倡導下,犯罪情節輕微的申某某自愿簽署了《參與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承諾書》,并主動為生活困難的獨居老人修理門窗。今年9月,經公開聽證等程序后,明光市檢察院對申某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2022年10月,明光市檢察院出臺《關于輕微刑事案件擬不起訴人員參與社會公益服務活動的工作機制》。該項工作機制將不起訴與社會公益服務、生態環境修復等措施有機融合,倡導擬不起訴人結合自身特長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以此促其真誠認罪悔罪。
自實施以來,共有183名輕微刑事案件擬不起訴人自愿申請參加環衛、交通執勤、植樹、普法等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公益活動時長累計3900余個小時。
積極調解促進糾紛化解
2023年5月,曹某某因土地糾紛將鄰居高某某打傷。經鑒定,高某某損傷程度為輕傷一級。在隨后的幾個月里,案件承辦檢察官先后5次上門,開展釋法說理和調解。同時,還聯系當地村委會,請求協調解決土地糾紛。最終,曹某某獲得被害人高某某的諒解,二人握手言和。今年3月,明光市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對曹某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2023年5月,明光市檢察院制定出臺了《“司法辦案+風險防控+矛盾化解”一體化辦案實施細則》。其中要求,充分運用人民調解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各方力量,共同促進矛盾糾紛化解。自2023年5月至今年9月,該院檢察干警共與“五老”“鄉賢”等第三方力量開展聯合調解50余次,提前介入60余件輕罪案件并促成和解。
因賠償數額訴求差距較大,許多輕微刑事案件的和解陷入僵局。針對這一難題,今年9月,該院又制定出臺了《輕微刑事案件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實施辦法》。其中提出,被告人認罪認罰并積極賠償,因被害方賠償請求明顯不合理而未能達成和解協議的,檢察機關可依法從寬處理。
綜合履職完善治理機制
幫助他人銷售盜竊所得財物并從中非法獲利,齊某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公安機關抓獲。2023年12月,鑒于齊某某主動投案并退繳全部違法所得,明光市檢察院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作出不起訴決定后,該院隨即向公安機關發出檢察意見,建議對齊某某給予行政處罰。今年1月,公安機關對齊某某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罰款一百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為避免案件“不訴了之”,明光市檢察院充分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積極構建“刑事—行政—公益訴訟”有效銜接的輕罪案件處理機制。今年7月,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行刑反向銜接工作辦法》。其中明確,案件不起訴決定作出后,由行政檢察部門將建議行政處罰案件線索及時移送給相關行政主管機關,從而實現了從寬處理與應有懲戒的“閉環”。
據統計,自2023年1月至今年9月,該院行政檢察部門共向相關行政主管機關提出行政處罰檢察意見67件86人,主管機關采納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