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日前,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我市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全市村集體經濟投入6180萬元,同比增加1200萬元,項目規劃突破100個,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下村全部消除,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134個。
新方向,堅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突出市場導向,強化政策扶持,建立“職責明確、制度健全、監管嚴格、失責必究”的工作機制,創新村級集體增收路徑,充分運用信用村建設成果,指導鎮村謀劃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項目,加大產業扶持力度。截至10月底,我市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已撥付到村級資金5360萬元,已建成項目99個,惠及人口超過34萬人,項目總收益達到254萬元以上。
新方式,夯實促進鄉村文化發展。利用好“一事一議”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方式,通過統籌發展的眼光,做到功能定位合理、實施落地可行;堅持全局出發,加強農村公益事業項目建設與當地經濟有機結合,加大項目公開公示和監管力度。截至10月底,我市落實省級以上資金約6556萬元,預算安排及鄉鎮自籌資金約2458萬元,建成包括鄉村生態、文化等6個大類,含道路修建、綠化亮化、下水管道,人居環境等共372個項目。
新站位,落實保障惠農資金發放。提升惠農補貼“一卡通”系統信息比對力度,拓展系統實時公開與精準查詢功能,完善系統預警監控和投訴功能,規范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資金打卡流程、補貼發放時效、補貼發放對象。截至10月底,我市已通過惠農“一卡通”系統發放惠農補貼資金24.73億元,惠及185.1萬(戶、人),同比增長57萬(戶、人),覆蓋25個大類,142個小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