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這里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如今,它又在數字賦能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從智慧農業的精準耕作,到電商直播的火熱銷售;從數字治理的便捷高效,到鄉村生活的智能化升級,鳳陽縣小崗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數字技術的滋養下煥發出新的生機。
走進小崗村,一幅智慧生活的畫卷徐徐展開——
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在全省率先實現5G網絡全域覆蓋,公共區域Wi-Fi無處不在,都為鄉村發展裝上高速引擎;便民服務大廳的人工智能助理機,成為村民獲取“三農”政策的“智能管家”;衛生院的遠程醫療系統,讓“云問診”成為現實;鄉村振興支行的智能柜員機,實現金融業務辦理一鍵搞定……曾經“看病辦事到處跑”的煩惱,如今只需“點點屏幕全辦掉”,村民們的生活因數字而便捷、因數字而精彩。
更令人欣喜的是,小崗村的數字之花不僅盛開于生活的角落,更綻放在產業的前沿。
村里依托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建設“小崗糧倉”高效農業示范區,構建物聯網大田農業系統,讓村民從“看天吃飯”邁向“靠數據種田”的新時代。智慧育秧中心、無人機實訓基地、數字溫室等應用教學場景應運而生,“理論+實操”培訓模式培養出200余名本土數字化技術骨干。
90后“新農人”周地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利用無人機施肥,將500多畝田塊的作業時間縮短到一天半,效率提升近50倍,每畝綜合成本節省60元,較之前降低近三成。從農業生產到電商銷售,從鄉村旅游到民宿服務,村民們在數字技能培訓的助力下,不僅提升了數字化應用能力,更讓錢袋子鼓了起來,日子越過越紅火。
數字治理也在小崗村落地生根,釋放出基層“智”理的新效能。
“小崗村之窗”公眾號推送村務,培養村民新媒體使用能力;“小崗村警民議事廳”微信群實現跨部門協作,讓村民在反映訴求、參與議事中,掌握數字化溝通與協作技巧。“小崗超腦”綜合服務數字平臺,成為村民數字化學習實踐的樂園。線上“美德銀行”依托“數字小崗”小程序,將移風易俗、善行義舉等申報流程數字化,村民通過手機端就能完成積分申報,在積分兌換中熟練操作移動支付與線上購物。“網格化管理”的“隨手拍”功能,還極大激發了廣大村民主動發現問題、使用智能設備拍照上傳的積極性,讓每位村民都成為數字治理的參與者,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村民少跑腿”。
在小崗村,數字技術不僅是新型農民成長的“催化劑”,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加速器”。新時代的浪潮中,小崗村通過不斷打牢數字基礎、加強人才培訓、創新數字治理等措施,促使廣大村民的數字技能水平顯著提升,攜手共建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以數字之筆書寫鄉村全面振興的絢麗篇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