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新安晚報】安徽天長:“新農人”建設新農村

微信截圖_20240805104824

《江淮晨報》(2024年8月5日A02版)

7月23日上午,邵媛媛和丈夫在芡實示范塘勞作。 

在安徽天長永豐鎮三元村,活躍著一群“新農人”。他們理念新、技術新、思想新,靠著敢打敢拼的精神,建設著他們心中的新農村。連日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深入探訪三元村,走近這群“新農人”,了解他們致力于鄉村振興背后的故事。

年輕人扎根鄉村建設鄉村

三元村有26個村民組3800人,常駐人口約5300人,有5個居民小區。村里大大小小企業有32家,規上企業4家。

白塔湖蓮藕芡實專業合作社種植區位于三元村。合作社有40多名成員,大多是本地農民。買芡實種芡實都在這里,銷售網絡卻延伸到全國。前些年還是小作坊,如今隨著深入挖掘芡實經濟價值,實現了從初級加工到深加工的產業升級。

7月23日上午,白塔湖蓮藕芡實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媛媛告訴記者,賣得最好的是芡實餅和芡實露,芡實餅每年銷售額400多萬元,芡實露年銷售額有300多萬元,全部深加工產品年總銷售額在800萬至900萬元間。

邵媛媛是一名95后,在繼承父輩農業產業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壯大合作社。從最初的100畝芡實種植地,發展到現在的500畝規模。她雖然年輕,但在父輩影響下,她對這片土地有著深深的愛,她相信在鄉村能大有作為。

與邵媛媛類似,1994年出生的邵愛濤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三元村度過的。邵愛濤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現在是天長市新農人協會秘書長、天長市品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愛濤的公司業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向村民們科普各種新興農業科技,另一方面是與其他公司合作,幫助打造農業領域的個人IP,既生產研發,也做技術服務、農業科普。在常規技術服務之外,他結合農戶實際需求,打通線上線下技術服務體系,并制作農業知識科普短視頻,直播講解農業技術,內容涵蓋全鎮水稻、小麥等主要農業產業。

老農民也能成為“新農人”

除了年輕的“新農人”,三元村還有年過半百的“新農人”。今年52歲的張建昌是天長市新農人協會會長。在張建昌看來:新農人和傳統農人的區別,新農人突出在“新”上,新農人在網上銷售,有新模式、新技術和新業態。“我認為‘新農人’不只是年輕,還有理念新、技術新、思想新,要不斷創新,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是一個新農人必須要具備的一個綜合素質,也是新農人要發揮的一個社會作用。”

2009年,張建昌創辦豐倉機械種植合作社,以產糧保供為中心,流轉2500畝耕地種植稻麥外,還為周邊種植戶提供農事社會化服務。近年來,水稻和小麥畝產分別保持在1350斤和1100斤以上,加上農機服務,合作社6個主要合伙人、106個社員年收入有500多萬元。

張建昌向記者坦言:“現在很多父母不愿意讓孩子學習農業,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從事農業是很辛苦的,認為農業種植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方式。”張建昌想做一種農產品動態回溯,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技術、智慧農業、智能農場場景應用,提高年輕人認知,讓更多年輕人從事現代農業,為現代農業輸送更多新鮮血液。

村民議事會化解各類矛盾

在三元村新建村民組,有個村民議事亭。村民們喜歡在這里聊天、納涼,鎮、村也經常在這里開展政策宣傳、志愿服務等。村里的文化廣場上有供村民休憩的長廊,也是村民們晚上看演出的地方。每到晚上,文化廣場有三四支比較活躍的廣場舞、太極拳隊伍。村民活動可謂豐富多彩。

村民謝德華告訴記者,過去村里經常有人鬧矛盾吵架,現在鄰里相處得很和諧,小矛盾大家都相互讓讓,能自己化解,“遇到大矛盾,村里有調解中心,由村民議事會公平公正調解”。

三元村還有紅白理事會,是村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性、自治性的社區社會組織。三元村黨總支書記梁巧香告訴記者:“前些年有大操大辦的,搞一個大喜棚,流水席二三十桌。后來,理事會成員上門做工作,通過幾年宣傳,大家的思想觀念都有所改變。現在的生日宴、謝師宴、滿月酒基本沒有了。”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實習生 郁桐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