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敬業奉獻類(2組2人)
胡業功
1.胡業功,男,1975年12月生,中共黨員,明光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長,高級農藝師。在土肥站工作30年來,胡業功跑遍明光市135個村,累計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794.1萬畝次,幫助農民增產節本增收11.979億元;帶領團隊累計采集1.6萬個土樣,分析測試17.6萬項次數據,進行450余個田間試驗,建成全省第一個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化服務平臺;他跑遍明光市1398個表層點位采樣,完成34個剖面樣品采集,成果獲國家級驗收,出色完成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試點任務。他每年開展技術培訓現場會20余場,培訓農技人員450余人次、農民2000余人次。胡業功先后獲評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表現突出個人、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數據采集工作考評優秀個人、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先進個人。
劉學丹
2.劉學丹,女,2005年10月生,中國國家女子手球隊隊員、安徽省注冊運動員。劉學丹用青春和汗水鑄就為國爭光的夢想,2013年,年僅8歲的劉學丹因興趣加入校女子手球隊,并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2016年進入滁州市體校,陡然增加的訓練強度和難度激發了她更大的潛能,每天兩到三練,單次練習時長三個小時,中途只有兩次喝水時間能稍稍喘口氣,劉學丹從不叫苦叫累,手指骨折,仍堅持帶傷訓練。她訓練刻苦,成績突飛猛進,2022年,加入國家隊,成為國家女子手球隊里年齡最小的隊員。2023年第17屆亞洲青年女子手球錦標賽上,劉學丹幫助中國隊逆境反殺,在最后1分鐘以1分之差擊敗日本隊,拿到了通往決賽圈的門票,并最終獲得亞軍;2023年9月,劉學丹成功入選參加杭州第19屆亞運會,所在隊伍奪得銅牌。
二、助人為樂類(1組1人)
楊萬平
3.楊萬平,男,1989年3月生,天長市張鋪鎮平安社區居民。楊萬平肢體三級殘疾,經常受到別人幫助,他心懷感恩之心,自2014年開始無償獻血,他每年獻全血2次,多年來從未間斷,累計獻全血5600ml;2019年起,他每月捐獻1到2次血小板,累計捐獻血小板108個治療量;其個人獻血總量達2.72萬mL,約為6個成年人的總血量。他還積極宣傳、普及獻血知識及價值,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先后2000余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楊萬平榮獲全國無償獻血金獎榮譽稱號。
三、孝老愛親類(1組1人)
田益蓮
4.田益蓮,女,1979年12月生,鳳陽縣中都街道云霽社區居民。2011年,田益蓮三歲的大兒子被確診為自閉癥患者,她一邊工作一邊堅持為孩子做治療,在她的堅持下,目前大兒子能簡單的生活自理。2013年,患有類風濕關節病的婆婆病情加重,也需要照顧,小兒子不滿周歲,她辭去在縣中醫院的工作,回家專心照顧兩個兒子和婆婆。2015年,田益蓮的父親查出尿毒癥,她又攬下照顧父親的擔子,每周抽空帶父親到醫院透析3次。十多年來,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和兩位老人,用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四、誠實守信類(1組1人)
魏美玲
5.魏美玲,女,1984年10月生,群眾,全椒縣魏美玲家庭農場負責人。她堅守初心,2014年從南京返鄉創業以來,始終秉承綠色、健康、營養、環保的理念,嚴把食品安全源頭環節,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2022年,她流轉580畝土地,合作農戶1000畝,打造蔬菜種植基地,為醬菜生產直接提供無公害生產原料,實現延伸產業鏈條與產供銷深度結合,成功注冊“魏美玲”醬菜品牌。通過訂單收購,化零為整收購周邊農副產品,帶動50多戶村民就業增收致富。2022年,她開始經營馬廠村羊肉面精菜館,從2023年5月起,精菜館每周一早上為鎮上70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早餐,并在2023年重陽節當天,為鎮上70歲以上老人免費送上一晚羊肉面,用一份份“溫暖”關心關愛孤寡老人,兌現當初“要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的承諾。
五、見義勇為類(1組1人)
李超
6.李超,男,1985年2月生,來安縣獨山鎮曲澗村村民。2023年4月30日上午,放假的李超駕車回老家,行駛途中聽見有人大喊救命,他立即停車,找尋過去發現有位老太太連同電動三輪車一起翻倒在路邊的河道,河道最深處有2米,眼看老人就要支撐不住,危急之時,水性不佳的李超來不及多想,奮不顧身跳進河里撲向老人。老人的左腿被壓在電瓶車下動彈不得,年紀大耳朵又聽不清,溝通困難,一時間因害怕緊張得身體僵硬動不了。李超急中生智用小腿鉤住老太太的腿慢慢往車外挪,瘦弱的李超差點被水草絆倒失去平衡,嗆了好幾口水,但他仍舊緊緊地抓住老人,用力把她往岸上托,上岸后第一時間送醫檢查,后又和附近的村民把老人的三輪車從水里打撈出來,并送回了家,因營救及時,老人只是受了輕微擦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