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2年6月20日八版)
本報訊(記者 羅寶 通訊員 包增光 楊海燕)每天,定遠縣張橋鎮管李村78歲的脫貧戶周仁鳳都會到百畝滁菊園里去轉悠。他是這片地的“總管家”,負責滁菊日常看護。一旁的脫貧戶杭守道正在他承包的幾畝菊花地里除草、灌溉、施肥,確保秋季有個好收成。
“為防止脫貧戶返貧,村集體優先招募24名脫貧戶管護和收獲滁菊。脫貧戶種滁菊,不出一分錢,土地翻耕、秧苗、肥料保障、技術指導等均由村里提供,收獲之后以訂單的方式回購。”管李村黨總支書記楊國先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滁州市加強頂層設計、鼓勵實踐探索,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該市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首要任務,在繼續實施“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基礎上,逐戶逐人制定落實幫扶措施,全力推進就業幫扶,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達到7.36萬人。
該市完善“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機制,因地制宜劃分基層網格2.63萬個,選好配強基層網格員力量,因戶制定2022年風險消除計劃,定期跟蹤幫扶措施落實、“三保障一安全”、收入增加和大額剛性支出解決等情況。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今年,滁州市把產業就業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著力點,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該市明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用于涉農產業項目占比不低于65%,重點支持縣域主導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和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截至目前,產業類項目開工已過半,投入資金超3億元。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今年,滁州市40名市級領導分別聯系幫扶1個鄉鎮、1個重點村和2戶困難群眾;438名選派干部駐村幫扶146個原建檔立卡貧困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和重點推進村、紅色村;2.06萬名干部結對幫扶脫貧戶、監測戶全覆蓋。同時,加強脫貧攻堅期間幫扶政策調整優化,細化制定銜接政策34項;建立年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項目庫、謀劃重點項目641個,計劃安排銜接資金7.57億元;建立扶貧資產后續管理等機制,摸排及登記確權扶貧資產達41.8億元,2021年新確權銜接資產7.46億元。
·編后·
滁州市對標對表補短板,以高質量的問題整改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該市推進“兩強一增”行動,以高水平產業發展促進高質量鄉村振興,帶動農民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