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夏糧產量數據公告,我省今年夏糧總產達1699.9萬噸(339.97億斤),比去年增產約5.59億斤,總產居全國第三位,實現歷史性的“十八連豐”。
據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夏糧生產總體呈現種植面積、總產和單產“三增”態勢。從播種面積看,全省夏糧播種達到4269.95萬畝,比去年增加30.95萬畝;單產達394.41公斤,比去年增加3.69公斤。作為糧食主產省份和5個糧食凈調出大省之一,安徽夏糧再獲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夏糧生產中,我省突出抓好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全省建成小麥單一品種、規模化種植的整建制示范鄉、鎮、街道43個,種植面積230萬畝;建成400個小麥單品種萬畝片,種植面積651萬畝。共落實優質專用小麥面積2682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62.8%。按照平均每斤增收10%,即0.24元/公斤,畝產400公斤測算,僅此一項帶動全省種植戶增收25.75億元。
夏糧收獲中,我省充分發揮農業機械主力軍作用,共投入聯合收割機20萬臺,烘干機械1.6萬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糧減損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樹牢減損就是增產理念,努力在機收減損上挖潛力、做文章。據統計,全省小麥收獲損失率多在1.2%以下,較常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節約糧食3億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