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江蘇經濟報】來安:鳥類天堂迎客來

 

QQ截圖20201201153005

《江蘇經濟報》(2020年12月1日 B04版)

 

QQ截圖20201201153100

 

 

QQ截圖20201201153117

天朗氣清、碧水逶迤,一場冬雨過后,安徽省來安縣池杉湖濕地公園層林盡染,數萬只鴻雁、斑頭雁,鸕鶿等候鳥紛紛遷徙回歸來安縣池杉湖濕地公園。“池杉魅影、林鳥依依”,置身公園內,目之所及,入眼斑斕,耳之所聞,百鳥爭鳴,五顏六色的鳥兒或站立枝頭,或群起盤旋,攝影愛好者們紛紛架起長槍短炮,按動快門,用鏡頭捕捉鳥兒們翩躚的身影。

池杉湖濕地公園位于安徽來安與江蘇六合交界處,此地原是一片灘涂,由于地勢低洼,常遭水患。20世紀七八十年代,來安縣政府經多次試驗,在水澇嚴重的低洼淺灘,成功營建千余畝池杉林。

2004年12月,私營企業主韓匯山與來安縣雷官鎮簽訂核心區池杉林及周邊土地的流轉承包合同,自2005年開始,為更好地保護這片池杉林和棲息于此的近百種鳥類,政府部門和公園項目方全面實施池杉湖周邊“退漁退耕還濕”工程,在有關部門和專家團隊指導下,對整個園區進行了大量積極有效的生態性修復和保護性建設。 

在政府和公園項目方的努力下,不僅已有的池杉得到了保護,當地還在相鄰水面補栽了133300平方米、20000多棵池杉。修復區內,湖水清澈見底,水草清晰可辨,一條木棧道從湖中穿過。

“樹苗除一部分從池杉湖中提取外,也從外面引進了一些。”韓匯山說,10余年過去,新種植的池杉也有了碗口粗細。

經過40年左右的發育演替、15年的精心修復,超667000平方米的池杉林早已扎根在這湖面上,池杉湖濕地公園現已形成分布池杉總數50000多棵、具有獨特觀賞價值的“水上森林”濕地景觀,傲立水中的池杉不僅留住了水土,也引來眾多鳥類。據統計,濕地公園共分布維管植物60科154屬194種,魚類8目15科43種,兩爬類4目8科18種,獸類5目5科13種,鳥類13目32科98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3種。2017年12月27日,池杉湖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原國家林業局評審公示,正式被認定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單位。

“我們在濕地周邊重新整修了河道,通過退耕退漁還濕設置了‘護城河’,從而將濕地與外界整體隔離。”來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楊延忠介紹,為了保護濕地環境,讓鳥類有更好的棲居環境,來安縣開展池杉林生態保育區岸坡植被修復1300米,引進種植數百種荷花、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柳樹、香樟樹、柿子樹等樹種。利用現狀農田,將1000500平方米水稻田改為蓮藕種植,池杉湖西邊雷官鎮境內農田也實現流轉、規模綠色種植,有效減少了人類的活動影響和農業生產污染,為鳥類生存活動增加了空間范圍。

從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數萬只鳥類會在池杉湖濕地聚集,大量鳥糞等落入水中,致使池杉湖水質富營養化,為改善水質,蘊養魚類,形成樹、鳥、魚良性生態,池杉湖管理部門經過多方征求意見、合理規劃,疏浚河道溝渠4千米,修建過水涵閘兩座,使水質較差的池杉湖水流出,進入千畝荷塘,種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進行一次水質凈化,再將水引入外圍蓮藕種植區進行二次水質凈化,最后將凈化過的水返還到池杉湖,形成水系循環,保養濕地生態。

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中有鳥,水中有魚,獨特的生態景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游客及鳥類愛好者,也給附近村民帶來了增收的好路子。“我家土地流轉給了公園,不用種田了,我就在公園里開游船,一邊欣賞著好風景,一邊就把錢掙了。”陳有倫是雷官鎮楊渡村村民,將家里的33335平方米土地流轉給公園以后,老陳也來到了公園,成了核心區一名船工,土地流轉的收入,加上在公園的務工收入,年收入達到48000元。據了解,目前像陳友倫一樣在濕地公園工作的員工有100余人,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

作為一個包括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等多種類型的濕地公園,池杉湖濕地規劃總面積2260000平方米,濕地率達到71.73%。 按照“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濕地公園共劃分為生態保育區、修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宣教展示區及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域。其中,合理利用區將主要開展濕地生態旅游和體驗活動,并展示濕地生態種養方式。 “未來,我們想把這里建設成一個科普基地,讓孩子們走進自然,普及生態知識,讓攝影家把池杉湖的美傳播出去。”韓匯山說,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升池杉湖的知名度,讓當地得到更好發展。 文/ 李昌斌 戴義敏 苗竹欣 圖/呂 華

責任編輯:湯玨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