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含龍
人物簡介:朱含龍,男, 1974年7月出生,誠實守信好人,滁州市南譙區大柳鎮峰源雞頭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事跡簡介:2018年8月,朱含龍通過流轉500畝閑散農用地種植特色農產品“芡實”創收致富。鼓了腰包的他不忘承諾,安排周邊120余名村民就業,增加經濟收入;免費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增加農民勞動技能;統一收購、集中銷售,解決村民后顧之憂。他用誠信贏得鄉親信任,帶領華嚴庵村的父老鄉親共同致富。
正 文:
芡實因其外形似雞頭,籽粒淡黃,俗稱“雞頭果”,正是這一粒粒小小的果實,成就了朱含龍特色農產品的致富之路。
努力拼搏,艱苦創業
2018年新年剛過,朱含龍就開始忙碌起來。他走訪調研多個鄉鎮,最終決心在華嚴庵村黃蜂組安根扎營,種植對生長環境有著嚴格要求的農產品——芡實。經過與華嚴庵村村委會和村民的充分溝通, 2019年4月朱含龍與黃峰組與沈塘組農戶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承包了近500畝閑散農用地來發展芡實產業。
芡實屬于睡蓮科植物的成熟果仁,具有健脾除濕、益氣滋補等功效,經過加工包裝后,因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良好的口感,頗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同時,芡實種植還可套養黑魚、鯽魚,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兩年來,朱含龍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資源重組和優化管理將農戶散亂管理轉化為統一管理,利用當地豐富的水資源優勢,提供質優價廉的農產品,現如今芡實產業初具規模,2020年4月份成立了滁州市南譙區峰源雞頭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他依靠誠信經營、守法經營,合作社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明年計劃將種植基地面積擴大到1000余畝,也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進行芡實深加工,一步步向專業化道路邁進。
富不忘本,飲水思源
芡實種植基地建立以來,產品的熱銷讓朱含龍獲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富了腦袋、鼓了腰包的同時,他沒有忘記對其工作予以支持的鄉親們。他說:“雖然我是個外地人,在這里人生地不熟。如果不是政府與鄉親們的大力支持,我無法開始創業。這里富裕了我,我有義務、有責任帶領當地村民共同致富。”他的峰源雞頭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已建起芡實加工車間和冷庫,形成了種植、加工、外銷于一體的芡實產業化鏈條。快至采摘期時,有好幾個外地的帶工頭找到他,希望承包給他們,帶外地青壯年的工人進行采摘、分類、裝包等流水線作業,承諾高效率、保證出果量,但是朱含龍一聽,當即拒絕,表明了自己只用當地村民的做法。村民們都很感激朱含龍為他們提供的就業機會,坦言道:“這樣按天計費,一天100塊錢,下班便結賬,一年有兩個多月的采摘期也能賺六七千快錢,這家門口的工作,既不耽誤照顧家庭,也不耽誤農活,還能帶來經濟收入,真是太好了!”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進來,一起種植芡實。現如今,芡實產業已解決了周邊村民組120余人就業問題,解決了無法外出務工群眾的燃眉之急,并且形成產業效應,帶動周邊農民就業,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從而達到脫貧致富,助力鄉村經濟振興。
創業幫扶,共同致富
在發展產業致富的同時,朱含龍還不忘承諾帶動身邊群眾共同種植雞頭果,目前已有20余戶跟隨他種植芡實。遇到群眾咨詢技術問題,他都毫不隱瞞、傾囊相授。除此之外他還鼓勵群眾多種植芡實,并向農戶承諾道:“你們不要擔心銷售的問題,我有冷庫、有渠道,保證不會讓雞頭果砸在你們手里,你們種多少,我負責收多少!”聽到這話,村民們像吃了定心丸,種植雞頭果的勁頭更大了。小小的雞頭果產業增加了村民的勞動技能,更帶動了一方經濟發展。
如今華嚴庵村雞頭果特色農產品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作為產業帶頭人,朱含龍誠信創業,也將繼續帶動更多農戶共同致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