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報】滁州 乘勢而起 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安徽日報》(2025年6月6日14版)

《安徽日報》(2025年6月6日14版)

2024年,滁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從“3000億”躍升“4000億”,這座勢頭強勁、動能澎湃的“安徽第三城”僅用了4年時間。不僅如此,滁州從2012年的全國第185位躍升至2024年的第85位,是近十年全國進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

當前,滁州市勇擔“中國農村改革主要發源地”的重要使命,堅決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認真落實“三個往前趕”,以“黑馬”之姿朝著加快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追風前行。

地處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左右逢源、雙圈互動”。滁州市緊緊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個最大機遇、最大勢能、最大紅利,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主動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對標學習滬蘇浙,深化全方位合作,在全省率先實現與滬蘇浙城市、城區、園區合作全覆蓋,省際合作園區數量和體量均居全省第一,奮力在省內當先鋒、在長三角爭進位。

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

積極走出去。去年,滁州市黨政代表團赴蘇錫常、合蕪等城市考察對接,在無錫召開在滁投資企業家座談會,與揚州、淮安簽署環高郵湖生態經濟圈共建協議。發揮“滁州國際(虹橋)會客廳”重要窗口作用,先后舉辦“星耀滁州 會客虹橋”等重大活動7場次,與會嘉賓近千人次。

積極請進來。圓滿承辦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23次全體會議,成功舉辦首屆長三角功能農業與食品產業創新發展大會、長三角臺商經貿合作峰會。

省際毗鄰地區加快發展

安徽省政府批復同意新籌建頂山汊河、浦口南譙省級開發區,分別印發2024年頂山—汊河、浦口—南譙區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工作要點,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區來滁考察交流。啟動區一、二期15平方公里建設框架全面拉開,累計建成33條園區路網,66萬平方米的跨界合作產業園、科創綜合體等配套設施,在建基礎設施項目19個,總投資59.2億元。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47個、總投資超180億元,累計落地億元以上項目138個、總投資988億元。

南譙區在浦口掛牌設立南譙—浦口科創飛地。天長—六合新型功能區起步區“一橫五縱”路網基本建成通車,累計建成項目14個、建成區約8平方公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長金牛湖校區二期項目竣工、在校生達6000名。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個、總投資22.1億元。

結對合作幫扶園區發展壯大

深化寧滁結對合作幫扶,共同制定2024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明確10個方面重點任務。定遠、鳳陽、明光三縣(市)黨政代表團均赴南京市對口園區考察學習。江寧—明光合作產業園“兩橫兩縱”主干道約6.7公里基本已滿足通車條件,2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8棟單體樓均已進入基礎承臺施工,江寧經開區到明光考察交流,合作園區掛牌江寧經開區產業轉移最佳承接地。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定遠合作園定城片區(東區)啟動區路網建設已全面拉開,連江路等3條道路建成通車,仁和路等5條主干道路陸續開工建設。南京經開區鳳陽合作園區綜合配套服務一期項目快速建設,小崗產業園緯四路建設項目、小崗產業園三期項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續。3個合作園區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25個、總投資47億元,累計50個、總投資253億元。

多鏈融合助推制造基地變智造高地

在機遇無限的長三角一體化浪潮下,如何將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滁州給出的答案是:深度融入長三角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

首先是全面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出臺《滁州市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成為長三角雙創券通用通兌城市。安徽科技學院滁州校區首批6個學院及10個研發機構正式入駐,南京農業大學滁州科教創新園開工建設。

其次,聚焦打造長三角的產業輻射腹地,推深做實產業鏈“鏈長制”,新引進滬蘇浙地區億元以上項目255個、實際到位資金居全省前三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均保持全省第三,規上企業凈增數、總數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光儲產業產值超1100億元、半導體產業產值達500億元。

有優沃的科創生態滋養,有優質的合作平臺承接,滁州的產業體系迅速升級優化。滁州以“雙招雙引”為戰略抓手,深化實施“8+3”新興產業鏈鏈長制,精準對接長三角地區的先進制造業轉移,加快形成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的產業新格局。近三年引進的億元以上項目中,來自滬蘇浙地區的產業項目占省外項目的70%,利用滬蘇浙資金總量居全省第一位。

改革破題,科創破圈,產業聚鏈,發展燎原。當下的滁州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高端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業三大產業產值已突破千億大關,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百億產業項目、特色產業集群、上市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縣(市、區)“四個全覆蓋”,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再是加快打造長三角吸引人才集聚地,大力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連續4年實施招才引智“十大舉措”,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上海突出貢獻專家協會等38家高校院所、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結成“人才強市合伙人”,全市人才總量突破90萬,近三年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中有70%來自長三角地區,連續3年成為全省人才凈流入城市之一,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入圍人才吸引力全國百強。

“來滁州,既有歸屬感,又能實現個人價值與城市發展的雙贏”。這是當下來滁州創新創業客商、人才的共識。天下客商匯聚亭城的生動局面正在形成,近悅遠來的人才優勢正轉化為滁州澎湃不竭的發展優勢。

聚焦配套協作加強產業鏈接

提升產業配套協作水平。兩地組織多家企業開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合作對接會、“寧工品推”等產業供需對接會。浦口掛牌設立南譙科創飛地,探索“研發在浦口、生產在南譙”產業合作新模式。來安縣與南京生物醫藥谷合作共建生物醫藥產業合作區已掛牌。

深化農產品供應保障。兩地在菜籃子基地建設、農業招商引資、農業技術交流等方面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滁州36%的家禽、37%的蔬菜、40%的水產品直供南京。在南京舉辦滁州明光市首屆優質農產品交易會暨特色市集活動,25個商家展示展銷70余種特色農產品。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二十屆南京農業嘉年華特設展區,展示滁州優質農產品。南京農業大學滁州科教創新園開工建設。

合力推進區域文旅產業。共同舉辦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攜“手”游滁州、“駕游安徽 自在嶺上”2024年滁州市江淮分水嶺風景道自駕游大會等文旅活動。在南京相關大學開展定向文旅推介,發布滁州精品旅游線路,推出優質景點和美食優惠券等。瑯琊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小崗村獲評世界最佳旅游鄉村,遵陽街獲評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全年接待游客4096萬人次、旅游收入397億元,分別增長11.6%、17.8%。

共建共享民生服務不斷提升

強化就業服務。在安徽公共招聘網開辟寧滁對接合作專欄,全年共同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50余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超4000人。

加強醫療合作。與東部戰區總醫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滁累計簽約醫療合作項目171個,實現共建共享縣域全覆蓋。

實施教育結對。寧滁17對幼兒園、中小學、中職學校點對點結對共建,選派600多人次校(園)長、教師到南京交流學習。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長金牛湖校區二期竣工、在校生達6000名。

深化政務服務。“亭滿意”是滁州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滁州堅持省內對標先進、省外對標蘇州,在全省率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率先建立企業訴求“一口”收辦、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建成全省首個企業綜合增值服務專區。全市148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72項事項南京都市圈“跨域通辦”、“亭城通”市民卡與南京等110個城市聯網互刷,正努力實現“滬蘇浙能辦的事滁州都能辦”。滁州入選全省創優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點市、全國優化產業營商環境先行典范,獲評“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

加快交通聯通。北沿江高鐵、合新高鐵、寧淮鐵路加快建設,寧滁城際汊河變更段與南京段同步施工建設,G36寧洛高速改擴建提前建成通車,同步推進全椒至祿口高速、金天儀高速、黑扎營大橋等項目前期工作。寧滁毗鄰公交班線已開通至7條。

生態共保聯治。建立新一輪滁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強化滁河和高郵湖等跨界水體聯防聯治。與寧馬聯合開展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協作共管,全年共召開聯席會議4次,開展專項聯合執法6次,互通信息線索100余條。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無前,山高路遠但見風光無限。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滁州市始終挑大梁、往前趕、當先鋒、爭進位,推動各領域工作躍遷升級,奮力在加快現代化新滁州建設的新征程上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本版文圖除署名外由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金鑫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