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戲水”的吸引力隨之增加,溺水事故進入易發期、高發期,“防溺水安全教育”也愈發凸顯出其重要性。
如何有效預防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始終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話題。日前召開的2025年全市學校安全暨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做好今年防溺水工作作出具體安排部署。落實好工作部署、織密防溺水安全網,需要在“防”上持續發力,更要在“早”中做好防溺水教育,進一步落細落實防溺水各項措施,堅決筑牢安全防線,全力維護中小學生生命安全。
織密防溺水“安全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發力,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具體來說,就是要圍繞水域看管、學生看護、宣傳教育等關鍵環節,進一步細化、明晰、壓實水域權屬主體、學校、鄉鎮(街道)、村(居)委以及相關部門責任,耕好各自“責任田”。
安全至上,“先手”要落在“宣傳教育”上。一方面,要發揮好校園課堂教育作用,以易被學生接受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防溺水專題課,采取案例教學、情景再現等體驗教育方式,讓學生知曉溺水危害、接受警示教育。另一方面,要全民參與、全域聯動,讓防溺水宣傳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社區、村居,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常態化開展各類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匯聚社會各方力量,讓防溺水的安全意識廣為人知、入腦入心。
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是杜絕溺水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要進一步摸清轄區內河道、山塘、水庫、水壩、溝渠、坑洞、廢棄礦井等重點水域情況,對各類水域安全進行風險評級,分類精準做好處置和應對,強化監管與巡查,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風險。
安全這根弦,一刻不可松。期待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作,更好地把“防”的工作做實做好,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切實守護廣大中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