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敬業奉獻類(3組3人)
徐兵
1.徐兵,男,1955年6月生,中共黨員,鳳陽縣大廟鎮鄉村電影放映員。自1973年至今,徐兵憑著對電影事業的一腔熱情,堅持鄉村電影放映50余載。一臺放映機、一張幕布、一塊空地,用光影人生守護村民的“精神園地”。半個世紀的堅守,穿梭于大廟鎮的14個村莊,放映電影超1萬場次,累計受眾超50萬人次,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如今69歲的徐兵,是少見的仍然堅持在一線的電影放映員。
李學兵
2.李學兵,男,1967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定遠縣池河鎮綜合文化站長。李學兵扎根基層30年,深挖傳統非遺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組織開展琴書表演、河蚌舞等民俗活動近1000場,并自費5萬余元為演員添置服裝道具;牽頭組建舞龍隊伍,創編作品,累計參加表演、比賽1200余場,2021年在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廣場龍舞大賽獲三等獎,代表作、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龍戲蛛》獲全國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項目;導演、承辦大型鄉村文藝活動50余次,每年吸引近9萬名游客旅游參觀;耗時8年為家鄉編寫35萬字的歷史文化專著并出版發行,宣傳推介家鄉。李學兵獲評全國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安徽省優秀群眾文化輔導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滁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滁州市基層最美文物保護員榮譽。
覃飛
3.覃飛,男,壯族,1972年6月生,中共黨員,明光市張八嶺鎮嶺北村黨總支委員、村醫務室負責人。作為村醫,覃飛堅守崗位34年,行程10萬公里,累計診治患者8.5萬人次;堅持每日為9旬老人上門義診8年,累計入戶義診500余人次;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組織健康知識講座60余場,受眾達3000余人。作為村干部,他盡職盡責,盡心幫扶困難村民,悉心照料受傷的幫扶對象。2016年,覃飛確診原發性肝細胞癌,經治療后,選擇繼續堅守崗位,守護村民的健康。覃飛連續9年獲評張八嶺鎮優秀共產黨員,所在村醫務室獲評明光市滿意村衛生室。
二、助人為樂類(1組1人)
劉興剛
4.劉興剛,男,1974年1月生,定遠縣總醫院檢驗科主任、血庫主任。劉興剛熱心公益事業,利用專業特長幫助罕見病患者,業余時間積極參加愛心義診、講座講堂、獻血宣傳等公益活動300余次;1998年起,他開始無償獻血,并積極加入中華骨髓庫,累計捐獻1.44萬毫升全血量和2個治療量血小板,共1.48萬毫升,相當于約30瓶礦泉水;在他的帶動下,周邊近3000人加入無償獻血。他還組建100余人的定遠“熊貓”血聯誼會,服務定遠縣乃至周邊縣市區臨床急救的用血需求,成功救助過8名“熊貓”血患者。劉興剛獲評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榮譽。
三、見義勇為類(1組1人)
胡山如
5.胡山如,男,1965年11月生,天長市永豐鎮三元村居民。2024年7月5日,胡山如在天長市永豐鎮坑坊河附近路遇群眾跳水輕生,坑坊河水深4米、河床淤泥高低不平,水下碎磚壞瓦水草繁多,此時,落水者的頭幾乎已經完全沒入水中,只有幾縷頭發還漂浮在水面,情況危急之際,59歲的胡山如冒著生命危險,頂著體力不支的風險,3次深入水中摸索尋人,在圍觀群眾的幫助下,拼盡全身力氣將落水者拖上岸,又立刻對落水者進行心肺復蘇十幾分鐘,成功挽回落水者生命。他為人真誠善良,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之前還救助過3名落水者,在點滴小事中彰顯凡人善舉。胡山如獲評“天長好人”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