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安徽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成效,省商務廳等10部門印發《安徽省縣域商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20個以上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爭取60個國家級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試點縣,全省縣域商業建設類型力爭達到“增強型”及以上。
打造鄉鎮商業集聚區
《方案》提出要升級改造鄉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貿市場等,完善冷藏、加工、配送等設施,拓展餐飲、休閑、娛樂等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打造鄉鎮商業集聚區。
為提升村級商業便民服務水平,《方案》提出要加強郵政、供銷、電商、快遞、益農信息社等資源協作,新建升級一批村級連鎖商店,改造夫妻店、小賣部等現有商業網點,豐富日用消費品、農資、電商、郵政、快遞、金融、涉農信息等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農村居民就近便利消費和基本生活服務需求。同時,發揮電商平臺大數據優勢,引導生產廠商為農村市場生產投放更多適銷對路的商品。鼓勵農村商業企業、零售網點與品牌生產廠商合作,加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和家具家裝等耐用消費品投放,加快農村充換電設施建設,完善售后回收服務網絡,促進農村大宗商品消費更新換代。
從全局來看,《方案》明確要強化縣城綜合商業服務和輻射帶動能力,依據國土空間、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合理優化商業用地規劃與結構,完善商業網絡體系。鼓勵縣城購物中心、大型商超向鄉鎮延伸服務,促進縣鄉村商業一體化發展。
農村企業將迎來數字化轉型
針對農村中小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方案》提出可依托已有平臺資源,提升區域數字化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成本低、實用性強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推動數字應用從銷售前端向采購、庫存、配送等全過程延伸,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為此,將引導供銷、郵政、快遞和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運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向上下游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轉變,提升管理水平和流通效率。
《方案》明確要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一方面以農產品主產區、重要集散地和主銷區為重點,提升產地初加工、批發和零售等環節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功能,促進流通節點有效銜接,完善跨區域產銷鏈條,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等各類零售終端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另一方面,推動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建設具有集中采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引導標準果蔬周轉箱(筐)等物流載具在冷鏈物流的全程應用,鼓勵應用新能源城市配送冷藏車,促進農產品冷鏈各環節有序銜接和信息互聯互通。《方案》提出要結合鄉鎮商業設施改造,引導餐飲、親子、娛樂、維修等服務業態聚集,促進家政服務向縣域下沉。鼓勵文化和旅游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依托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鄉村旅游集聚區和休閑露營地,打造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家樂、自駕游等精品線路,吸引市民下鄉消費。
將打造一批縣域電商直播基地
為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村直播電商,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利用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場地和設備等資源,打造一批縣域電商直播基地、“村播學院”。
《方案》明確要培育“土特產”電商品牌。鼓勵電商平臺、直播團隊充分挖掘農村“土特產”資源,為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提供產品設計、視頻拍攝、文案策劃、品牌推廣等服務。培育一批“小而美”的農村電商特色品牌,變“流量”為“銷量”,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
為鼓勵更多人投身農村電商創業就業,《方案》提出將引入縣域外智力、人力資源,加強區域人員交流學習,提升對返鄉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婦女等直播帶頭人就業創業服務水平。通過“以工代訓”“以賽代訓”,激發農村直播電商創業就業熱潮。鼓勵開展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舉辦多種形式的農村直播電商大賽,提升農村直播電商營銷水平。
《方案》提出未來將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打造精品區域公用品牌,帶動培育核心授權企業和產品品牌。發揮電商平臺、商超等線上線下營銷網絡優勢,加強特色優質農產品宣傳推廣,擴大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方案的提出將進一步促進農村消費提質擴容,更好發揮鄉村作為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的重要作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李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