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百姓熱點 > 正文

【履職故事】建言群眾“身后事”助力鄉村振興

長期在農村基層工作,市人大代表、天長市仁和集鎮南尖回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薛懷林逐漸關注到農村地區墓地建設缺乏規劃,導致影響村容村貌、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

“喪葬是農村群眾的大事。近年來,傳統殯葬觀念不斷更新,火葬逐步取代土葬,相對減少了對土地的占用。但農民群眾對殯葬改革缺乏深層的理解,農村地區的墓地,往往建得星羅棋布,日積月累,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限制了鄉村發展空間,有的還存在占用耕地的情況。”薛懷林告訴記者。

留意到這些問題后,薛懷林在日常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職中,專門走訪調研,總結剖析原因。“首先,是缺乏統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薛懷林發現,農村群眾一般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集中建設墓地,或者是自行建設。許多溝崗渠堤旁、田間地頭,墳冢骨灰亭十分顯眼。“近些年,市政府高度重視殯葬管理工作,在興辦農村公益性公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很多地方對于如何建公墓、建什么樣的公墓以及建成后的管理,缺乏具體的指導和幫助,集約用地和管理水平明顯不高。”薛懷林說,此外還存在公共投入不足、群眾重“風水”輕規劃等矛盾,殯葬改革提倡的厚養薄葬、樹文明新風的初衷難以得到有效落實。

帶著對群眾“身后事”的關心和對鄉村發展的關切,今年參會,薛懷林認真撰寫了加強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的相關建議。“建設農村公益性公墓是推進殯葬改革進程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條件,對集約節約土地資源、促進殯葬改革的穩定深入開展等具有重要意義。”在文本中,薛懷林建議各地分級、分步,逐漸將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納入民生工程和各級新農村建設規劃,并就建設和管理提出具體意見。

“我希望通過完善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農民在‘身后事’上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既確保‘逝有所葬’‘葬有所安’,又節約土地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為后代留下青青世界、芳草盈盈。”薛懷林說。

責任編輯:楊璐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