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廣大中老年人對文化體育活動的需求日益增長。近年來,瑯琊區老體協和瑯琊區豐山街道在區教育體育局的指導和支持下,通過舉辦一年一度并貫穿全年的豐樂亭中老年人社區文化體育節(簡稱“豐樂亭文體節”)活動,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豐樂亭文體節”,2013年4月在豐樂亭首次舉辦,2014年獲市級體育品牌稱號,2016年獲省級體育品牌稱號。自2015年起以點帶面,由豐山街道走向全區,每年在瑯琊區舉辦開幕式、閉幕式,廣場舞、太極拳劍、健身氣功、氣排球、乒乓球、競技麻將等多項適合中老年人的休閑型體育運動會,從最初的1000多人參加到如今的近萬人參與。十年發展壯大、不斷完善,“豐樂亭文體節”逐漸成為瑯琊區百姓口口相傳的文體品牌,也帶來五方面經驗和啟示。
啟示之一:“傳承”。“豐樂亭”是“豐樂亭文體節”的精氣神和文化根基。如何弘揚“豐樂亭”所秉持的“同樂”文化精神是“豐樂亭文體節”的不懈追求。“豐樂亭文體節”傳承“同樂”文化精神和怡然自得的體育精神。新時代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理念,全心全意為基層社區中老年人服務的理念,就是“豐樂亭文體節”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啟示之二:“草根”。活動一開始就定位為草根型,辦在社區,辦在家門口,讓成千上萬的中老年文體愛好者參與。“豐樂亭文體節”的口號是更快樂、更健康、更出彩。“草根型”的要義是全民參與,全民健身,重在參與,重在快樂,大家辦會,大家樂呵。
啟示之三:“縱橫”。活動誰去辦?區教育體育局宏觀指導,總攬全局。具體的各個社區運動會,以區老體協各專委會為經線,以區老體協各街道分會、社區工作站為緯線共辦。區老體協各專項委員會負責承辦,區老體協各街道分會和社區工作站組隊參賽。區老體協各專項委員會成員是由在社區文體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志愿者和全民健身骨干組成。經緯相隨、縱橫交織的辦會模式,使參與者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
啟示之四:“康樂”。“豐樂亭文體節”舉辦的目標是為社區的廣大中老年文體愛好者提供自娛自樂、自我展示的大舞臺。“豐樂亭文體節”做到了“四個結合”:活動與教育結合,文化與體育結合,運動與休閑結合,交流活動與日常活動結合,社區成了中老年文體愛好者溫馨的大家庭。
啟示之五:“節儉”。“豐樂亭文體節”每年舉辦7至8項社區運動會,還有數十次在社區舉行的小型活動,經費從哪里來?區教體局每年撥給一定的工作經費。區老體協堅持勤儉辦會,少花錢多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