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是安徽東大門,毗鄰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農業基礎扎實,區位優勢明顯。建議我市抓住預制菜產業的重要窗口期,盡快打造預制菜產業園產業集群的‘滁州模式’,加速賦能‘亭好滁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日前,在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大會上,吳飛委員代表市工商聯作關于打造預制菜產業集群“滁州模式”的發言,吸引了滁州大劇院內300余名委員凝神靜聽。
聚焦黨委政府關心、人民群眾關切,問實情、聽民意,用腳步去丈量,用心去打磨,一個個“金點子”凝結著廣大委員們的智慧與心血,傳遞出新征程上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
據悉,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共收到116篇發言材料,經過嚴格審核、好中選優,8位委員先后登臺作大會發言,其他56篇作書面發言;大會共收到提案418件,內容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會后將集中交付相關單位辦理。市政協將深化提案辦理協商,加大跟蹤督辦力度,推動成果轉化落實。
大會現場,市委書記許繼偉對吳飛等8位委員的發言材料逐篇作出批示,要求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充分吸納、抓好落實。
新征程上,聚焦高質量發展,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競爭力——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的排頭兵和領頭雁,更是經濟升級轉型的主要力量。“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專精特新’企業在對外搶占發展高地、對內補鏈強鏈中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貫徹好黨的二十大關于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示,進一步明確企業培育路徑,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幫扶機制,激發企業動能。”
在大會發言中,張巍委員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鼓與呼:要煉就更多“專精特新”利器,為滁州市躋身全省高質量發展前列貢獻更大的力量。
隨著國家逐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如何創新政府投融資模式,進一步發揮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沈大勇委員在大會發言中提出了新的思考。
“投融資模式的轉型升級已勢在必行”,沈大勇委員建議,要多渠道做大政府引導基金,多形式規范引導基金運作,多領域加大引導基金投資,多舉措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營商環境是城市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杜春花委員在大會發言中建議,要用好“指揮棒”,校準工作風向標;突出“專業化”,找準幫扶發力點;聚焦“關鍵事”,提升政策實效性;推進“標準化”,抓實服務一站式,聚焦國際一流,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人才”是奮進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征程的關鍵——
“雖然我們在推動異地滁州商會服務‘雙招雙引’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我市在外人才資源數量上看,還存在數量不多、地域不廣、聯系不緊、激勵不夠的情況。”
談問題,一針見血;提建議,務實中肯。
圍繞如何充分發揮異地滁州商會作用,更好服務“雙招雙引”工作,王雪松委員提出了四條務實良策:“要給面子,增強滁州籍企業家歸屬感、榮譽感;搭臺子,夯實異地商會組織體系;架梯子,設立異地滁州商會‘雙招雙引’工作站;壓擔子,力促異地滁州商會出成果……”
“‘兩項改革’‘協商亭好’在基層扎根向下的過程,讓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只有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真正做到協商過程‘可參與、可建言、可評價’,才能唱出‘協商好聲音’、奏響‘民生好旋律’、爭做‘出彩召集人’。”南譙區同樂街道辦事處政協召集人薛正剛關于“用心用情做好政協召集人”的發言,說出了廣大基層政協工作者的心聲。
集眾智、納群言、聚合力。委員們紛紛表示,必將珍惜政協委員的崇高榮譽,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滁州獻智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