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2年7月27日頭版)
本報訊(記者 史力)7月26日上午,明光市石壩鎮的一處農田中,技術人員在一個近2米深的土坑內采集土壤樣品。當天,安徽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試點外業調查采樣在此啟動。時隔40多年,我省再次對全省農用地土壤進行全面“體檢”。
土壤是農業發展的基石。開展土壤普查,摸清土壤資源“家底”,是守住耕地紅線、優化農業生產布局、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據了解,我國先后在1958年和1979年兩次啟動全國土壤普查。根據國家統一安排,第三次普查周期為2022年至2025年,明光市是我省唯一試點單位,在試點基礎上明年將在全省全面實施。
此次普查對象是全省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點調查與食物生產相關的土地,未利用地重點調查與可開墾耕地資源相關的土地。普查包括土壤性狀普查、土壤類型普查、土壤立地條件普查、土壤利用情況普查、土壤數據庫和土壤樣品庫構建、土壤質量狀況分析、普查成果匯交匯總等內容。通過普查將查清不同生態條件、不同利用類型土壤質量及其退化與障礙狀況,摸清特色農產品產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備資源土壤質量、典型區域土壤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全面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