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2年7月20日9版)
夜市是百姓生活最直觀動人的體現,如何利用夜市,在煙火氣中搭建一座文明的橋梁?滁州市南譙區在該市首創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譙梁夜市” 讓文明實踐更接地氣

6月17日晚,“譙梁夜市”龍蟠街道專場活動在滁州市民廣場“開市”。 本報通訊員 計成軍 攝
為民辦實事 服務很貼心
“電風扇壞了,能幫我看看嗎?”“我家很多茶樹葉片上覆蓋一層白色粉末,如何防治?”“戶外如何防治蜱蟲病?”……5月26日晚,在滁州市南譙區“譙梁夜市”章廣鎮專場活動中,志愿者在夜市上吆喝“賣服務”,大家也積極提問,現場十分熱鬧。“今天這個活動辦得真好,磨菜刀、磨剪子特別合我心意。”該鎮69歲的殷家玉老人笑呵呵地說。
6月17日晚,在“譙梁夜市”龍蟠街道專場活動中,群眾根據需求在不同攤點爭相“購買”服務。在免費按摩攤位上,大爺大媽紛紛排隊,體驗免費肩頸腰背按摩;在健康義診攤位上,志愿者現場為群眾量血壓、檢查牙齒、宣傳醫療常識;在“幸福照相館”攤位上,夫妻倆、一家四口、父女倆等紛紛免費拍照留影……
據南譙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司學軍介紹,“譙梁夜市”是該區今年采取優勢資源共享、志愿服務聯動、公益活動聯辦方式,探索打造的特色文明實踐活動品牌。之所以取名“譙梁”,一是“譙梁”就是該區好人志愿服務隊的名稱;二是要搭建橋梁,打通新形勢下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教育、引領、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從4月24日首場活動開始,直到9月,“譙梁夜市”計劃每月舉辦3次,每次在不同鄉鎮(街道)、村(居)文化廣場和居民小區等處舉辦,每場設置相應主題,定制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攤位,把夜市煙火味和文明風帶到全區群眾身邊。目前已舉辦9場。
“譙梁夜市”銀花街道專場開展未成年人義賣,孩子們紛紛拿出閑置物品義賣,并把所得錢款捐贈出來,幫助一些家庭較困難的孩子實現微心愿。“大媽,您的肩頸不好,平時要多活動活動肩和胳膊。腰肌勞損大多是坐姿不正確引起的,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在龍蟠街道專場,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志愿者陳依琳一邊給大媽按摩肩頸腰背,一邊宣傳保健知識,忙得顧不上喝口水。“參加志愿服務既能幫助他人,又能增加社會實踐機會,累點也開心。”陳依琳說。
宣傳接地氣 政策入心來
“大爺,今天服務平臺正式上線了,我來教您怎么使用,以后有什么急難愁盼的事就可以用這個平臺投訴,保證一點就通、‘碼上’就辦。”在7月8日晚“譙梁夜市”銀花街道專場中,來自南譙區紀委監委的志愿者熊光明正為群眾宣傳新上線的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此外,現場還借助猜燈謎等方式提高群眾對服務平臺的知曉率和使用率。
活動中,志愿者們還通過開展簽名墻簽名、廚師現場演示切菜配菜等環節,向群眾講解營養搭配和合理配菜知識,普及推廣文明菜譜,引導群眾文明用餐,使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譙梁夜市”,來自各單位、各行業的志愿者各顯神通,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解讀和展示政策理論、科技知識、文化概念、生活常識,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對方加你微信,顯示頭像是警察,這是真的嗎?”“陌生網友要你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密碼,你該怎么做?”在“譙梁夜市”龍蟠街道專場,最熱門的活動當屬反詐答題套圈,市民在這里排起長隊,回答正確即可獲得一份“反電詐鮮花杯”。
在章廣鎮專場活動現場,該鎮文化管理員伍健用特有的說書方式,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珠龍鎮專場結合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開展寓教于樂的小投壺游戲。施集鎮專場結合春耕夏種,開展病蟲害防治講解。在大柳鎮專場活動中,返鄉創業志愿者展示滁菊產品,宣傳滁菊功效,并請大家品嘗滁菊茶。“小朋友們,夏天天氣炎熱,我們可以單獨到水池、塘壩里去游泳嗎?”“不可以!”沙河鎮專場中,志愿者王建樹以問答的形式向留守兒童宣傳防溺水知識……
此外,一些企業還利用“譙梁夜市”,把特色農產品帶到現場,吆喝地方產品,叫響地方品牌。“晚飯后散步,正好看到這里搞活動,不僅有體檢,還有茶喝,喝了一杯菊花茶,神清氣爽!”大柳社區居民史勝平開心地說。
弘揚新風尚 好人在身邊
“人們常說婆媳最難相處,我卻不這么認為。只要大度一點、寬容一點、明理一點、多為對方想一點,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矛盾。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婆婆就是我們家的寶……”銀花街道專場活動中,葉維萍、夏宏玲婆媳二人登臺講述家庭和睦故事,感動了現場群眾。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群好人帶來滿城春風。南譙區利用“譙梁夜市”,讓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登上舞臺,講述文明故事,進一步放大模范引領效應,通過身邊榜樣事跡,引導群眾學習典型、爭當典型,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引領見賢思齊的時代新風,讓文明之花開遍城鄉每個角落。
在“譙梁夜市”龍蟠街道專場活動中,市級以上志愿服務典型、南譙好人接受榮譽證書、掌聲禮贊。“沒想到在舞臺上轉一圈,親朋好友都知道我的事了。”施集鎮“好人”王光忠在明張村專場活動后,成了村里“網紅”,鄰居們爭相向他學習。
“譙梁夜市”也逐漸成為基層群眾文化樂園、精神家園。“聽說大柳民間藝術團今晚表演,吃完飯,我連鍋都沒刷就過來看了!”大柳鎮橫塘村村民劉延芳說。在文化大舞臺上,大柳民間藝術團自編自導自演的非遺項目南譙民歌《過山鳥》《滁州一片新面貌》《婆與媳》等輪番上演,贏得掌聲不斷。
弘揚新風尚、傳播新文明,在“譙梁夜市”上,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讓文明新風在群眾心中扎根。
在大柳鎮,本地企業萬橋絹云母粉廠主動加入志愿服務攤位,通過公益捐贈傳遞愛心、回饋社會,現場向青少年贈送書籍100多本、文體用品50多份。“希望小朋友們通過閱讀和運動豐富生活、強健體魄。”企業負責人董善玲說。
在烏衣鎮專場“積分兌換”攤位上,志愿者申傲用志愿服務積分兌換了心儀禮物,令大家羨慕不已,紛紛表示今后也要做優秀志愿者。
一個文明實踐活動帶動一群人,一群人帶動一座城。“‘譙梁夜市’作為我們今年重點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創新品牌,有串聯文藝文化的‘詩和遠方’,有為民辦實事的腳踏實地,更有走新又走心的時代新風引領。這個品牌活動增進了民生福祉,提升了群眾文明素養,匯聚了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讓一朵朵文明之花在南譙綻放。”司學軍說。
近年來,滁州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進村入戶、見人走心,相關工作正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