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2年7月13日12版)
鳳陽縣臨淮關鎮某居民向本報反映:該鎮自古以來是交通要道,鎮上有個臨淮老街,存有不少名勝古跡。近年來,該縣其他地方都進行了規劃改造,但這條老街幾十年幾乎沒有變化,基礎設施陳舊老化。如今,在臨淮老街周邊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生活不便,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老街的發展和振興。
近日,鳳陽縣臨淮關鎮回復本報:多年來,該縣一直關注臨淮老街的保護和發展,在《鳳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已明確“臨淮關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內容,具體包括小東城址、廣運橋,東大街、京京古驛道、觀魚臺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去年以來,已在老街修建文化廣場1處、新建路燈68盞、改造背街小巷路面800余米,全面完成旱廁改造,并新建30個沖水式廁所。此外,該縣制定了臨淮關鎮片區城市規劃設計圖,其中包括老街保護提升內容,計劃在老街沿淮河岸線進行建筑轉換,植入配置商業與民俗文化服務會館新功能,充分激發古鎮的業態活力,并加強設施配置,提升古鎮居民的生活品質。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