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從滁州市建設部門獲悉,該市城區今年將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9萬個以上,未來兩年將新增停車位超3.8萬個。
按照滁州市發布的便民停車行動方案,該市將根據人口分布、土地開發強度、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等因素,把城區劃分為不同區域,有側重開展建設。其中,老城區作為停車供需矛盾最為突出區域,將著重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公共停車泊位分布密度。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方式,有序推進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緩解“停車難問題”,打造“新建配建停車泊位為主、盤活存量停車泊位為輔、路內停車泊位為補充”的城市停車體系,實現停車治理與城市交通協調發展。
按照計劃,滁州市城區今年將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9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100個以上;2023 年,新增城市停車泊位2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200個以上;2024年,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8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1950個以上;到2025年,累計新增城市停車泊位7.5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8200個以上。
為了實現目標,滁州市將完善用地政策。加強項目用地保障,充分開發既有道路、廣場等地下空間以及高架橋下、城市邊角地、廢棄廠房、閑置收儲地塊等資源建設公共停車場。依法依規簡化公共停車設施項目規劃、立項、招投標、建設、經營等環節的審批程序。
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共停車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逐步推進停車設施建設產業化、市場化和多元化。支持區域統籌、整體打包停車設施資源,發揮規模優勢開展社會化合作,統一組織建設運營。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探索提供基于停車設施產權和使用權的抵押融資、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積極支持符合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條件的城市停車場項目建設。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停車設施建設、裝備研發、產品供應、設施維保、運營管理和信息系統建設。
在擴大停車設施有效供給方面,滁州市將在新建住宅中配建一批停車泊位(按每戶不低于1:1.2標準配建),平均每年新增配建停車泊位1.5萬個左右,到2025年,新增配建停車泊位6.2萬個以上。新建商場、醫院、學校、文體設施等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個配建停車泊位,對于停車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區,可以適當提高配建標準;公交樞紐站和軌道公交樞紐站等重點停車難區域規劃建設(P+R)停車換乘設施,新建配建公共停車泊位3200個以上。
推進城區尤其是老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結合老城區城市更新行動,依法依規利用現有城市邊角地、零星地、拆遷用地,以及車站廣場、車站碼頭、公園綠地、醫院、學校操場、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間新建一批公共停車場項目,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600個以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