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2年7月4日五版)
插秧、收割、耕地……這些農活很多農村小伙子都不一定會做,但在天長市秦欄鎮新華社區,卻有一位“95后”姑娘,對此樣樣精通。她雖然年齡不大,但已投身農業近十年;雖然身形瘦弱,但能駕駛農機馳騁田野;雖然資歷尚淺,但已是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她就是天長市永勝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永玲。
眼下,田間的麥谷顆粒歸倉,夏種正有序推進。一大早,趙永玲開著裝滿秧苗的插秧機向田間駛去。在她的“指揮”下,不一會兒,秧苗便在田里排出了整齊的“隊列”。
“合作社不僅要完成承包的400多畝田地‘三夏’任務,還要為周邊農戶提供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每年光植保服務就達3萬畝。”趙永玲對記者說。
1996年出生的趙永玲,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業有著深厚的情結。18歲那年,她辭掉了會計工作,選擇回家跟父母一起種田,這一種就是8年。
“小時候,爸爸經常開著農機送我上學,因此我從小就對農機感興趣。讀中專時學的是會計專業,但覺得這個行業不適合我,就回來干農業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樂趣。”趙永玲笑著說。在別人眼里,種田是個苦差事,她卻是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趙永玲積極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熟練掌握了農業種植、農機操作等技能,插秧機、拖拉機、無人機等現代農業機械操作無所不通,成為農業種植能手,曾獲天長市第五屆“千秋杯”農民機插秧技能大賽二等獎。她還為當地農戶免費提供插秧機、無人機等農業機械操作培訓,提高農業種植效率,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并建立微信群隨時為大家解決技術難題。
2016年,趙永玲成立永勝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采購農機具,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業種植效益。同時,她還為社員戶、托管戶團購農資,開展社會化服務,降低生產成本。
在趙永玲的帶領下,去年合作社收入有300多萬元,合作社成員每戶增收三四萬元。近年來,永勝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分別榮獲天長市十佳農民合作社、滁州市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談及下一步發展規劃,趙永玲滿懷期待地說:“我希望把合作社做大做強,通過訂單種植、社會化服務、技術指導等方式,帶動周邊更多農戶加入進來,增加他們的收入。同時,也希望在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方面繼續推進,保障‘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