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民俗鬧春年味濃

民俗鬧新春,幸福更吉祥。春節期間,來安縣各色民俗活動競相亮相、各顯神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不僅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春節文化活動,更為新春添一份濃濃的年味。

一聲鑼鼓啟燈,五色彩旗引路。1月30日上午,來安縣獨山鎮的非遺手獅燈閃亮登場。6只“雄獅”威風凜凜、活靈活現,伴隨著喧天鑼鼓,在表演者的手中翻舞飛騰栩栩如生。“抖獅”“搖獅”“睡獅”“盤球”“逗猴”“獅子坐肩”“獅子理毛”“獅子推磨”“獅子拜門”……每一個動作都被表演者拿捏得恰到好處。“獅燈”雄獅跨過永安古橋、行走鄉間小道,吸引了大批附近村民前來觀賞,并紛紛上前摸獅祈福。

“手獅燈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鎮里過年期間都會舞上幾場,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獨山鎮白露村村民陸孝飛說,只有看到手獅燈開燈了,我們才有過年的感覺,才能找到原汁原味、充滿鄉情的年味。

據“手獅燈”省級非遺傳承人傅國先介紹,來安縣“手獅燈”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間,流行于安徽來安及江蘇六合、江浦一帶,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2008年12月,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手獅燈”原本是村民祭天拜地,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后來經過不斷演變改良,已剔除了封建糟粕,成為春節期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場文化盛宴。

打起震天鑼鼓,舞動金色雄獅。在水口鎮呇味街,一支傳統的舞獅隊正在踩街,不一樣的獅燈,卻有著一樣的歡喜年味。“咚咚”“鏘鏘”伴隨著該鎮非遺十番鑼鼓的震天鼓聲,兩只雄獅時而跳、轉、騰、撲,時而搔癢、舔毛、打滾、抖毛、弓腰、啃爪、掏耳朵、打舒展,通過一個個細小的動作,把獅子的習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看得心花怒放。

兩只雄獅很“接地氣”,翻騰累了就臥在地上和小朋友做起了游戲,合起了影。“往獅子中間站站,好好好,一、二、三,茄子。”該鎮水西村村民呂榮正在給雙胞胎女兒拍照,她高興地說:“帶著兩個孩子來趕集找年味,沒有想到能看到這么喜慶的傳統舞獅表演,孩子們非常喜歡。”

“過年期間,我縣為廣大群眾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盛宴,把年味‘熬制’得濃濃的,為廣大群眾獻上一道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讓群眾過一個記憶中的傳統中國年。”據縣委宣傳部部長沈洪介紹,該縣充分利用村民中心、文化廣場、鄉鎮文化站等陣地,開展春節線上猜燈謎、民俗表演、非遺表演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民俗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更是為虎年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