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改革發展高度重視,親臨滁州小崗村考察,并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強調要扎扎實實把農村改革推向前進,為農村發展提供新的動力,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滁州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精神,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上再創新經驗、作出新貢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按照總書記指示精神,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為主線,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探索:
一是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上邁出新步伐。主要是推進“一個到位”、突出“四個圍繞”。“一個到位”就是,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確保今年5月底前,證書全部發放到位,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同時,爭取啟動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三權”確權登記頒證。“四個圍繞”就是,圍繞讓經營權活起來,深入謀劃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有序流轉辦法;圍繞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推廣天長做法,在全市推開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圍繞讓社會力量參與水利工程建管,推廣定遠縣小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做法,力爭今年底實現全市“兩證一書”全覆蓋;圍繞農村交易平臺建設,總結推廣鳳陽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經驗,爭取今年建成覆蓋縣、鄉兩級的農村產權交易網絡。同時,著力推進資源開發型、資產運營型、異地發展型、為農服務型等“四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二是在探索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上邁出新步伐。充分運用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等權能試點,引導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使用承包地,讓不動產活起來。同時,積極探索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探索建立土地流轉受讓方準入、監管、風險保證金等制度,確保土地資源合理使用,農戶權益得到保護。積極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抓好定遠縣正在開展的政府向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國家級試點工作,著力健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培育職業農民隊伍,加快培育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為農服務宗旨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方向,加快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
三是在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上邁出新步伐。推進鳳陽縣農業“三項補貼合一”改革試點,進一步支持耕地地力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在已建成300萬畝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利用5年時間再增加300萬畝;設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專項資金,引導縣(市、區)每年各打造1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推進定遠縣國家級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鳳陽縣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創新試點等,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切實解決農業生產“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是在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上邁出新步伐。著力推動生產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支持以縣為單位,堅持規劃先行,整合財力和資源,深化社會保障改革,以增強農民獲得感為核心,以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實施“百鎮計劃”,整鄉(鎮)推進“三治三增三提升”,即對全市近100個鄉鎮,治臟、治亂、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增強服務功能、增進生態文明、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提升產業水平、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基層干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本領。力爭到2020年,鎮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基礎設施顯著提升、社會事業顯著發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基層黨建全面發展、全面過硬。